<em id="tc92n"><tr id="tc92n"></tr></em>

  1. <dd id="tc92n"></dd>

  2. <em id="tc92n"></em><s id="tc92n"></s>
  3. 歡迎來到臨風堂官網,國粹傳承,為愛而行,為5-12歲兒童開啟書香之門!
    為什么說書畫本同源,書到極則是畫, 畫到極則是書?
    上傳時間:2020-12-30
    瀏覽次數:728

    其實有一個現象很能說明這個問題: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文人,大多是“十項全能”,能寫就能畫,還能寫寫詩搞搞篆刻。有在某一項上特別有名的,但幾乎沒有“偏科”的。比如說王羲之,我們知道他的名頭大多是“書法家”,這是他的自畫像


    image.png



    同樣,

    這是書法家趙孟頫的《鵲華秋色圖》

    image.png



    還有詩人王維的《輞川圖》(局部):

    image.png


    很神奇對吧?而且這樣的現象,只集中,而且大規模地出現在了中國文人身上,不僅僅是歷史上這些有名有姓有才華的,即便對一個普通的文人士大夫來說,下班回家畫兩筆,提首詩,再印上心愛的小閑章,也不過是日常娛樂活動而已,沒什么了不起的。


   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?其實倒也不能說是中國人生來就有這樣的藝術細胞,咱得追根溯源,看看中國書畫是“怎么來的”。


    那是在很早很早很早以前,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咱們的祖先還沒有把文字發明出來,但是有些很重要的事情得記錄呀:比如什么時候開始種地,比如每年這個時間開始下雨,比如隔壁王老二欠我兩斤麥子,再比如什么地方交什么賦稅,占卜的時候祖先和神明給了什么指示……大大小小的事情太多了,所以,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得有發明,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——甲骨文應運而生。



    我們看看甲骨文長什么樣:

    image.png


    什么叫“書畫同源”?這就叫“書畫同源”。


    照著山畫出了“山”,照著井畫出了“井”,字和畫是一件事兒,都是把眼前萬事萬物抽象成一個符號,一個圖形,組合起來,去表達自己的意思。


    再后來,文字就慢慢發展成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樣子,繪畫也從石頭上、山洞里搬到了絹帛上、紙上,但我們對“書”和“畫”的審美仍然是一致的,什么形狀啊、顏色啊,那都是表相,像不像的也不重要,有“意境”的才是最牛逼的。


    image.png


    這里可以說一個很有名的典故:吳道子和李思訓畫嘉陵江。話說唐朝的時候,唐玄宗特別向往蜀地山水,但是他是皇帝嘛,待在皇宮里哪兒都不能去,那怎么辦呢?玄宗也挺有招,派了兩個宮廷畫師去蜀地出差,把蜀地的山水、風景畫下來,帶回皇宮給他看。這兩位被唐玄宗派出來的宮廷畫師,一位叫李思訓,另一位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吳道子。


    這兩位畫師從嘉陵江的源頭嘉陵谷順流而下,一路游覽,李思訓勤勤懇懇,吳道子吃吃喝喝,李思訓描描畫畫,吳道子溜溜達達,回到皇宮的時候,李思訓順利上交作業,吳道子說,別急,我現在畫。于是,三百里嘉陵江一揮而就,一日完工,其神采、意境秒殺隔壁三好學生李思訓。


    唐玄宗被這波騷操作震驚,給吳道子賜名“道玄”,吳道子自此名滿天下,更被后世尊為“畫圣”。


    image.png

    吳道子《三百里嘉陵江》(局部)


    中國自古能工巧匠無數,但真正稱神封圣的都不是一板一眼,精雕細琢之流,被一代一代傳頌,流芳百世的,是坦腹東床的王羲之,是顛張醉素,還有“好酒使氣,每欲揮毫,必須酣飲”的吳道子,和“繡口一吐,就是半個盛唐”的李白。對中國人來說,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,筆墨本身無非是“技藝”,筆墨背后的意趣與精神才是“藝術”,“書”與“畫”,看著是兩件事兒,實際上也是一件事兒。


    所以,在中國的宋代和元代,特別流行的就是文人畫,詩書畫印,渾然一體,興之所至,信筆拈來,不在乎技巧,無所謂細膩,講究的就是一個“真性情”。所以張延遠在《歷代名畫記》中說:“夫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乎用筆,故能書者皆能畫”,趙孟頫也在詩里說:“石如飛白木如籀(zhòu),寫竹還需八法通,若也有人能會此,須知書畫本來同”。


    image.png

    蘇軾《枯木怪石圖》


    以上,中國的“書”和“畫”之間的關系就很清楚了,同源而來,也同為中國文化,中國文人精神氣度的載體,書到極則可為畫,畫到極則可為書,更非偶然。


    兒童國畫加盟 兒童國畫教育加盟 兒童國畫教育加盟機構 兒童國畫教育加盟項目 

    兒童國畫教育加盟機構 兒童國畫培訓教育加盟 傳統文化 中國畫 中國書畫

    國畫 寫意畫 國畫技法

    申請加盟

    在線留言

    mn视频黄
    <em id="tc92n"><tr id="tc92n"></tr></em>

    1. <dd id="tc92n"></dd>

    2. <em id="tc92n"></em><s id="tc92n"></s>